相信現在有很多小伙伴的家里多多少少都會備一些膏藥,甚至說有不少對膏藥很熱衷的粉絲朋友們更是備齊了各種功效的膏藥,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是當我們出現關節損傷、腰酸背疼等情況時,大家總習慣選擇貼一貼膏藥來緩解疼痛癥狀。但膏藥真的是無所不能的嗎?真的像廣告里說的那樣神奇嗎?顯然并不是這樣子的,膏藥并非那么神奇,而且也不能隨便貼,聽到這里以后是不是打破了很多人的觀點呢?不要緊,下面小編整理了關于膏藥的5個常見的誤區,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很多人不管是腳扭傷了還是關節炎發作,總是喜歡隨便買個膏藥貼一貼,覺得膏藥都是一樣的,甚至潛意識里認為,膏藥相比口服藥要可靠多了,即便是貼不好但也貼不壞,不像口服藥那樣還有副作用。但細想一下不難發現,膏藥也是藥,還是會透過皮膚滲入到我們體內,使用不當的話反而會加劇病情。因為不同的膏藥,藥理作用也是不同的,不可隨意亂用。因此用什么膏藥,需要通過醫生或藥店藥師根據病情來判斷。
2. 誤區二:哪里痛就貼哪里
一般來說針對疼痛部位貼上膏藥并沒有錯,只不過有時候貼上去效果一般,但是換種方式的話效果可能更好。當頸部、腰部發生大范圍疼痛時,可以將膏藥剪開,貼在脖子或者腰部兩側。因為遵守肌肉走向,在血管聚集的部位進行貼敷,這樣藥物能更順利地傳遞到血管疼痛的部位,往往能更快地產生作用。當四肢關節外側發生疼痛時,可將膏藥貼在四肢關節(胳膊肘、手腕、膝蓋)內側。由于內側皮膚更嫩,藥物的吸收效果也就更好。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鎮痛類膏藥都帶有薄荷等穿透力比較強的成分,起到一個疏通的作用,不建議貼在靠近血管的地方,以免影響血管的收縮功能。另外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不宜隨意貼、汗毛多的地方也應盡可能避開。
3. 誤區三:貼的時間越久吸收就越多
很多患者都有個誤區,認為貼敷的膏藥越多,時間越長,達到的效果往往就越好。其實并非如此,一般的膏藥貼敷8~24小時,具體時間還要咨詢醫生或者嚴格按照說明書上使用。因為在這段時間里,皮膚已經將膏藥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繼續敷貼的話,反而會妨礙毛孔的通透性,阻塞汗液的排出,加重皮膚的負擔,甚至引起局部皮炎。
4. 誤區四:多貼幾張效果更強
有些人覺得疼痛部位的面積比較大,多貼幾張的話療效會更好,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適量貼敷能緩解癥狀,但是一下子貼好幾張且大面積地使用,藥物超劑量滲入皮膚,反而會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
5. 誤區五:扭傷后越早貼膏藥越好
摔傷、扭傷后千萬不能馬上貼哦,由于止痛膏藥中大部分含有活血的成分,會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反而更容易加重局部的腫脹及疼痛感。所以扭傷應在24小時之后再貼膏藥。而摔倒、碰撞后的關節疼痛有可能是骨折所引起,要排除骨折后再貼敷膏藥,以免耽誤病情。
以上便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河南膏藥的相關知識了,如果有人想要了解河南膏藥價格的,可以在網站下方留言或者直接撥打上方熱線電話咨詢!